看电视原本是一项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,而电视机却逐渐被人们闲置。与电视的智能化同步提升的,是更加复杂的操作、怎么也关不掉的广告和没完没了的“套娃”式收费。看个电视又费劲又烦心,实在是快乐不起来。
广告冗长,开机慢
开机速度慢是此前众多用户面临的问题,这一点在以往的机顶盒启动画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,其中一些设备的开机时间甚至需要40秒至1分钟。
今年9月,央视新闻报道指出,某些智能电视品牌存在开机广告现象,时长从十几秒至几十秒不等,甚至有一部分广告无法跳过,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。根据调查报告,近90%的被调查者表示,他们的智能电视包含开关机广告;约73%的被调查者对于开机广告表示“无法忍受”;约79%的用户表示需要改进和完善开关机广告。
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要屏蔽开机广告,消费者通常需要在电视设置的本机信息中提供设备序列号、激活码或有线网卡MAC地址等信息,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给官方客服进行后台操作,实现点对点远程开机广告屏蔽。此外,部分电视品牌可以通过微信在线客服进行后台操作,完成广告清除需要2—3个工作日。在央视新闻记者的测试中,联系客服3天后,才关闭了所测试电视系统的开机广告。
操作复杂,免费难
图:央视新闻
“套娃”收费,防不胜防
许多节目并不是完全免费的,有些需要购买会员资格才能观看,而另一些即便已经拥有会员资格,仍然需要额外付费。这种“套娃”式的收费方式令人眼花缭乱,让消费者难以分辨哪些节目是需要付费的,哪些是不需要的。
更糟糕的是,一些项目甚至采用了后付费的方式,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费用,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订购了一些并不需要的产品。这种误导性的付费方式使得消费者难以防范,往往是在收到账单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为这些产品付费。
图:央视新闻
多部门联合治理
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
面对“看电视难、看电视烦”的痛点,今年8月起,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“治理电视‘套娃’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工作”试点,让电视回归简单。
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方面,7家试点单位1.29亿有线电视、IPTV、互联网电视终端完成整改,收费包压减50%以上,最高达79%,收费行为更加规范透明。
治理电视操作复杂方面,全国范围内80%的有线电视终端、85%的IPTV终端已实现开机看直播。开机及开机广告时长得到规范,除老旧机顶盒外,有线电视和IPTV机顶盒开机时长(含广告)均减少到不超过35秒。
免费内容供给逐步增加,全国20家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开设“重温经典”免费专区。
经过第一阶段试点后,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已经总结了一系列经验。到今年年底前,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“开机看直播、收费包压减50%、提升消费透明度”的目标任务,使全国范围内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现象得到显著改观。
最新明确,
默认开机进入全屏直播!
日前,广电总局发布《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》等三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,要求有线电视终端应提供“开机进入全屏直播”和“开机进入突出直播频道的交互主页”两种“开机模式”选项,系统默认设置应为“开机进入全屏直播”。
图: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截图
有线电视智能机顶盒开机过程所需时间应不大于35秒。
此外,相关通知对互联网电视终端接入可正常使用带宽不低于100Mbps的情况下,节目播放响应时间作出规定:
节目暂停/播放、快进、快退等操作响应时间宜小于2秒,应不大于3.5秒;退出节目播放返回播放前页面的响应时间应小于1秒。
电视智能化是大趋势,
但智能不是套路的遮羞布,
而应该成为方便快捷的代名词。
解决广告繁多、操作复杂和收费套路等问题,
让电视回归简单,
才能重新赢回观众的心。
资料:新闻联播、央视新闻、新华社、每日经济新闻、澎湃新闻
可能你还想看
▶无噪音!无污染!静安这两处屋顶不仅能发电自用,还能“余电上网”↑↑↑